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在陈明选教授的带领下,在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目标导向,开展顶层设计。近日,在教材建设、教改项目、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一、陈明选教授、刘向永副教授主编的教材获批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
近日,在江苏高等教育网公示的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名单结果(新编教材)中,我系陈明选教授、刘向永副教授主编的教材《现代教育技术(云课堂版)——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
本教材以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目标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习环境—技术操作—学习活动设计有机地融合和创新,设计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包括7个单元:认识教育技术;初试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下的授导型学习活动设计;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智能学习环境下的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数据支持的学习分析与评价;信息化教学研究。教材强化了学科内容、技术和教学法三大元素的有效融合,突出了在具体学科应用情境下的技术应用学习,能够实现技术学习的有效迁移。
二、马志强教授指导学生论文获2020年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
近日在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2020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结果中,我系马志强教授指导管秀同学完成的本科毕业论文《基于社会认知网络的协同观点论证分析》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
《基于社会认知网络的协同观点论证分析》论文聚焦于当前学习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在群体协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如何推进观点或知识的发展?针对传统协作交互分析方法(如内容分析、行为模式分析等)存在交互分析维度单一化、动态关联分析困难等局限性,研究采用社会认知网络分析来实现对协同观点论证中群体交互过程的多维、关联、动态的刻画,从社会认知网络特征与演化过程的视角来剖析协同观点论证中观点的生成与发展过程。研究方向具备前瞻性和探索性,整体研究设计层层递进,思路严谨,方法得当。
围绕该主题,管秀同学连续发表2篇EI国际会议论文、2篇CSSCI期刊论文,现已保送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攻读硕士学位。
三、王志军教授牵头的教改课题获得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
近日,在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中,我系王志军教授牵头的课题《“数据驱动—成果导向”的教育技术一流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这是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技术系近几年立项的第四个部省级教改项目。
四、王志军教授的成果荣获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在江苏省教育厅公示的202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我系王志军教授的成果《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荣获二等奖。
教育哲学是关注教育问题的基本前提。人类对教育本体论的认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复杂,重新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对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回顾了人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本体论的演变历程,揭示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认识需突破以往的线性思维的限制,采用复杂系统思维方可把握其本质。借鉴联通主义的思想,提出联通是“互联网+教育”的本质,“联通主义”是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
基于联通主义本体论,文章揭示出联通本质在四个层次的实践体现:1、在个体学习层面,关注认知、概念和社会三层网络的联通与创新;2、在教学层面,构建以资源共享、开放教学与混合式学习为代表的体系;3、在组织层面,推动形成以自组织、社区化教育等为代表的教育新形态。联通主义本体论的提出使得人类对教育的本质的认识从科学世界、真实生活世界,上升到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网络世界。
五、我系青年教师姚佳佳获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于2021年6月24日发布通知,正式启动评审工作。经高校教育学院(部)、重要教育研究杂志及教育研究院所等67家单位推荐,本次共有298篇学术论文、88篇学位论文参评。经初审、函评、终评三轮评审,最终评出10篇优秀学术论文和10篇优秀学位论文。我系青年教师姚佳佳的博士论文《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第五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
该论文以探索可促进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为研究目标,选题较为新颖有价值,很好地分类综述了同伴对话反馈相关实践研究和深度学习促进策略应用研究的现状,并较好地阐述了对相关研究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
基于该理论框架,该论文开展了三个基于不同功能强度互动工具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实践研究,探索了三种策略对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影响过程与结果,验证和扩充了理论框架中同伴对话反馈策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不同规律机制,并总结了可以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同伴对话反馈策略设计与实施要点以及活动框架。该研究对于高校教师在混合教学情境下开展学习者同伴对话反馈活动提供了操作性指导建议,对高校深度学习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