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2018年科大讯飞杯“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中,我校人文学院教育技术专业参赛作品喜获3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是本次比赛中入选一等奖比例最高的学校!
“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于2017年开始举办,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面向全国地区(含港、澳、台)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籍在读学生的一项大型赛事,大赛旨在引领高校大学生在关注教育发展、理解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面向真实需求进行作品开发,在完成作品的同时提高面向应用、追求价值实现的意识,并通过学以致用的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本次比赛共收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海洋大学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所高校的1000多件参赛作品,通过84位专家历时一个多月的匿名评审,最终进入决赛的有289个作品,其中包含了我校人文学院的4个作品。
大赛于12月1日拉开了帷幕,并于12月1日上午和下午进行作品答辩,经过专家一天的紧张评审,大赛于12月2日早上举行了闭幕式和颁奖典礼;闭幕式上,我校学生周宇洋代表参赛选手在闭幕式上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参赛历程和参赛感想,为江南大学博得了热烈掌声;陈明选教授代表教指委做了总结讲话,向为大赛付出辛劳的老师致敬,希望老师们积极指导再创佳绩!
在参与现场比赛的273个作品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有106个,我校参赛的4个作品中,有3个作品获得一等奖,分别是由牟智佳、严大虎老师指导,陈炳全、李兴悦、周宇洋、穆泽雅、杨晓琪制作的作品《基于知识空间理论的诊断预警工具设计研究》 、由张红英、权国龙指导,巴安妮、马莹、郝璐迪、陈旭、葛鹏栋制作的作品《汪汪队大冒险之幼儿二十六字母复习》以及由王志军老师指导,齐梦梦、余新宇、张训报制作的作品《时间都去哪儿了--尼斯的时光奇遇》 。
此次比赛参赛学校多,层次高,竞争十分激烈,我们的学生能够在强手如林中脱颖而出,一方面说明我们坚持先进理论引领、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日常教学活动中,基于项目式、任务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行之有效,除此之外,教育技术、教育、中文、艺术跨学科合作的学院特色,也体现在了学生的作品中。
作品名称 |
成员 |
指导老师 |
学校 |
类型 |
奖项 |
基于知识空间理论的诊断预警工具设计研究 |
陈炳全、李兴悦、周宇洋、穆泽雅、杨晓琪 |
牟智佳、严大虎 |
江南大学 |
项目类评价指标 |
一等奖 |
汪汪队大冒险之幼儿二十六字母复习 |
巴安妮、马莹、郝璐迪、陈旭、葛鹏栋 |
张红英、权国龙 |
江南大学 |
工具类 |
一等奖 |
时间都去哪儿了--尼斯的时光奇遇 |
齐梦梦、余新宇、张训报 |
王志军 |
江南大学 |
工具类 |
一等奖 |
视界——中小学视力保护平台 |
李渔迎、周怡伶、刘志博、尹欢欢、都书文 |
马志强、权国龙 |
江南大学 |
系统类 |
二等奖 |
倒霉熊不倒霉 |
管秀、王文秋、王琦、程亮、张训报 |
张红英、权国龙 |
江南大学 |
工具类 |
三等奖 |
别对我说谎 |
张勤娜、戴岳军、曾磊 |
陈明选、王均霞 |
江南大学 |
知识类 |
三等奖 |
我校获奖作品名单

我校陈明选教授在闭幕式上发言
我校周宇洋同学在闭幕式上发言

我校获奖同学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