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江南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及代表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信息技术2.0——愿景与路径”,涵盖了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智慧学习环境与未来学校、“互联网”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及教育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机器人与创客教育、教育大数据与学习分析等多个学术领域。包括2场特邀报告、22场大会报告、52个专题研究和301篇论文发表等学术活动。
14日上午,在江南大学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江南大学顾正彪副校长致欢迎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刘新丽、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张义兵也分别致辞。

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开幕式

邀请嘉宾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做报告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成志教授带来了题为《培养教师实施知识建构的能力——新加坡案例研究》的特邀报告,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知识建构教学法,并结合新加坡小学物理课程知识建构项目的研究和相关案例,进一步探讨了知识建构法的实践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丽教授,做了题为《“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趋势与理论创新》的特邀报告,报告中,陈丽教授高屋建瓴的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在新的信息空间中,知识的生产方式、知识的传播模式、教育供给方式等发生了变化,并引导教育技术者采用新的研究范式、关注教与学的新环境、探索教育供给的新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科学化。
14日下午在田家炳楼4个会场进行了22个大会报告,报告嘉宾分别为上海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张义兵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王志军教授、浙江大学李艳教授等,报告题目分别为 “教育信息化2.0:背景、愿景与路径”、“知识建构教学与研究的新工具”、“多媒体画面语言学发展历程、框架与价值”、“大数据支持的中小学精准教学实践及研究”等,他们深入浅出地围绕研究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其中不乏很多实践应用的案例,引发了在场各位专家、学者的共鸣与思考。

大会报告现场
此外,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就“高阶思维发展研究进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学习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等研究领域进行了专题汇报和交流,专题报告问题聚焦、系统深入,为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本次会议中,江南大学的陈明选教授做了“测评大数据支持下的高效教学”的大会报告,研究通过收集中小学常态化练习与阶段性测验的过程性学习数据,对教与学的问题进行精准诊断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开展学习资源的个性化推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实现高效教学;王志军副教授做了“联通主义学习促进大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学习活动设计研究”的大会报告,研究以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和认知参与模型为指导,借鉴 cMOOCs 的设计和开发理念, 以发展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目标,提出了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学习活动设计方案、相关的案例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马志强、王靖、钱怡、蔡慧英等四位老师做了专题报告;有10多位研究生做了论文发表交流。

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做大会报告
15日下午,年会闭幕式在江南大学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闭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王炜教授主持。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对本届学术年会做了总结。本次年会是一个交流研究思想、分享经验智慧、展示研究成果的很好的平台,促进了学术视野的拓展,凝聚了学人力量,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的协同创新。本次学术年会在主题立意、报告水平、参与度等方面,都创造了历届年会之最。
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宣读本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颁发证书,本次会议评出获奖论文98篇,其中一等奖论文13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宁夏大学张玲教授宣布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将于明年在宁夏大学召开,希望大家积极参加。

闭幕式上江南大学陈明选教授总结报告

获奖论文颁奖